硬景觀是相對于軟景觀而言的。軟景觀通常是自然景觀,一般指植物、水體、陽光等;硬景觀通常是人工景觀,一般指鋪路、墻體、欄桿、景觀施工等。下面介紹幾種硬景觀的施工標準。
對于這種花壇,首先石材的規格和顏色要符合設計要求。石材切割應按給定的半徑和角度進行,石材厚度應控制均勻。
間隙大小不一致
材料加工不符合要求或施工不符合要求。加強材料驗收控制,拒收不合格材料;施工前按尺寸放樣進行試安裝,對有缺陷的材料在安裝前進行修補。
一、鋼筋保護層數量、規格、位置、厚度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鋼筋搭接(錨固)長度、位置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鋼筋墊塊的數量和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
二、防水混凝土的結構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模板支撐體系應穩定;穿過防水層的模板拉桿應采用止水螺釘,止水環的尺寸和位置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三、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和坍落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一次澆筑到位,不得有施工縫,并應振搗密實,預埋管道不得移位或損壞,防水層頂標高應一致。
四、混凝土表面質量合格后,組織水養護試驗,水養護時間不少于48小時。保水試驗時,設專人定期觀察水位下降情況,結合當時的溫度、風速等條件(溫度25℃時,水位下降8mm),確定防水層滲漏是否符合要求。
涂刷防水層的基層表面的灰塵和雜物必須清理干凈。表面殘留的砂漿硬塊及凸出部分應找平掃光。陰陽角應涂成弧形或鈍角。
涂刷防水層的基層表面應干燥、平整、牢固,不得有空鼓、開裂、起砂等缺陷。
找平層接縫處地漏、管根、出水口等設備的連接部位應磨圓。邊坡應符合設計要求,構件安裝牢固,密封嚴密。
基層強度和結構處理不夠。要加強對基層建設的監督,確?;鶎咏ㄔO質量。
路面平整度達不到要求。要加強路面質量控制,出水口誤差控制在1mm以內,保證出水口的均勻性。
石材表面處理不順(錯列面深度與拉槽深度不一致),路面接縫處理不順。加強進場材料質量控制,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加強路面質量監測。
地基處理強度不夠,結構質量不合格,防水不到位。加強結構施工質量監測。防水施工時,混凝土結構表面應堅實、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窩等缺陷。用于防水的各種材料的質量和技術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必須有使用說明書和質量證明文件。防水涂料必須平整、均勻,不得有起皮、起皮、開裂、起泡等缺陷。
花崗巖(大理石)的背面和側面應進行防堿處理,并用專用石材膠粘貼。石材表面縫隙用同色硅膠封閉。
長期暴露在山的表面,風化層有自然形態,側面有自然水形態。這種山石是在護岸處“折迭變形”而成,會顯得很自然。因為石頭的水紋線與水平線平行,讓人覺得石頭是在河面上自然生長的,帶有一絲水蝕的痕跡。
巖石護岸施工時應考慮水平面高度。一般來說,水位需要超過巖石護岸的底線約500像素。即使水位下降一點,也不會露出池壁。
護岸應錯開高度和進出,以達到更漂亮的效果。有時需要在水中放置一些石頭,使巖石因水而活,使巖石護岸更加生動。
砌石折疊式護岸時,還應考慮護岸的形狀、紋理和顏色。山形包括巖石、山脈、臺地、亭布、山坳、山溪、溝壑、山峰、山脈、落水、瀑布等,這些奇特的山形是大自然的創造。我們應該將這些景觀精華融入到人工空間中,使之成為園林綠化所需的材料,充分發揮自然景觀的魅力。
一、檢查水泥等原材料的合格證和復檢報告;檢查天然巖石的外觀質量和尺寸。石材不得過小、過大或過圓,石材外露面直徑應在300 mm~600 mm之間。
二、擋土墻石材表面的水泥砂漿等交叉污染物在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清除。
三、擋土墻基礎的排水應平穩,以防止由于施工過程中或竣工后地基土含水量高而導致擋土墻不穩定。
四、土方回填時,應保證砌體強度滿足要求,并控制好回填高度,防止回填時側壓力過大導致擋土墻坍塌。當砌體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時,擋土墻內側不得密集堆放或通過大型車輛或機械。